第七下载:绿色软件放心下载

首页 > 软件教程 > 业界资讯 > 详情

无尽的创造(II):创造什么?奇绩分享

作者:wangjing 来源:第七下载 更新:2022-04-07 16:24:15 阅读:

用手机看

我们在去年主办的Synbiopunk生物开发者大会上,大家最共同的话题之一,就是选品的困难。新的一年,想就这个问题做些探讨,希望能抛砖引玉。

 

选品难,比选今天中午吃什么还难

一种现象是选了个大烟花。

产品的故事乍一听颇具魅力,但是其实懂行的人稍微细想就能意识到许多问题。08年前后的生物柴油就已经被历史证伪,泡沫破裂如刹那烟火。

除此之外,各种“智商税”产品也是个重灾地。这类产品的确非常赚钱,比如连有效成分是什么都说不清楚的美容肽、已经被临床实验证伪的上一代抗衰老“神药”白藜芦醇,他们作为消费品,能够满足人类或延年益寿、或美容养颜的心理需求,还算是成功的。不过这类产品有效成分少得可怜,他们的价值,往往来自于营销和产品包装。

当然更大的问题,在于选品雷同。

08年左右的生物能源,还有近几年生物医药的PD-1扎堆,算是比较大的浪潮。小的浪花就更多了,目前市面上耳熟能详的项目,历史上都不止一个团队做过,有不少甚至今天还有好几个团队在玩德比竞争。

专业背景不同、商业能力迥异的团队,最终选择了类似的产品开发方向,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汪洋大海。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跟风而动。但是还是有不少人,的确是根据理性的策略和逻辑,做出了最优的选择。选品言必称高附加值、高天花板、高护城河的“三高”产品。所以过去大家就是讲要用生物技术做药,做药就要治大病,做高发疾病,找最优秀的明星靶点。随着做药的门槛越来越高,产业链和监管越来越复杂,相当多人已经感觉有点隔行如隔山了,这时候就改要做生物制造了,搞大宗化学品,然后是高附加值小分子化合物。

选品问题困扰着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生物科技企业和创业者,不禁发问: 

生物科技公司需要选品吗?

我今天的结论是:可以,但是没必要。

选品并没有大家今天认为得那么重要。

首先,如果选错了方向,及时调头就好了。

当跟商业回报挂钩的时候,大家肩膀上多了很多责任,眼前有了很多利益,变得患得患失起来,其实完全没必要。

大家可能觉得生物行业是非常长周期的事情,耽误不起,所以选品特别重要,其实不然。虽然我们缺乏效率工具和统一的工程方法,导致产品开发的速度很慢。但是,生物行业要做出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,需要的工程复杂度其实很低。一个产品如果真的不行,绝大多数一两年之内就能看出来了,之后的一到两年也有若干个milestone能够止损。到最后一刻才华丽暴雷的,终究是少数,才会那么有新闻价值,被大家记住。

即使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最热的时候,一个项目也需要平均一年的时间才能宣告死亡,而且,对IT行业来讲什么时候止损是很难判断的。大家现在很多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厂创始人,都是摸爬滚打了5到10年之后的第N个项目,才真正起飞的。我们今天在生物产业里创业的小伙伴们,也完全没必要抱着第一个产品就一定要大获成功的心态往前走。

其次,在做出来之前,一个产品好不好其实是很难看出来的。

虽然今天整个社会,越来越强调选择的重要性,但是事实上,我们今天讲哪家公司选品不错,哪家公司选品失败了,并不具有可鉴性。当年Amyris做青蒿素的时候,大家一片叫好,今天还有不少ppt把这个产品作为生物合成产业化的标志性例子。等Amyris股价暴跌、公司整体转型之后,又有多少人对这个选品的问题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批判。从Moderna的mRNA疫苗,到Zymergen的Hyaline,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,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。

试错是很正常的。其实这种选择题,大家还在学校接受学术训练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了。大家选择第一个研究课题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,但是肯定不会如为企业选品这般如履薄冰。选择不同研究课题最后造成的差别,无非就是发CNS、成为人生赢家,还是发一些普通文章、疯狂灌水,或者发不出来文章、早早换个课题、心态放平就好了。更何况,并不是说有个好idea,就稳了。同样的想法,不同的人能做出质量有显著差别的结果,给出完全不同的故事,投中千差万别的期刊。

学术、创业,不外如是,其实有很多方法论是相似的,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是相似的。千万别觉得,我只要选好一个产品,就万事俱备,只差量产了。

 

跳出盒子

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,在于商业上的成功绝非只有一种路径。

A公司,也许可以慧眼识珠,发掘一个品类,大市场、高天花板、高附加值、高护城河,实属科研创业必备之良品。比如说,Genentech当年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,连买菜大妈可能都知道是什么。不过几年之后,A公司的创始人功成名就了,回首当年,扪心自问,恐怕仍然要承认当时有赌的成分。Genentech的故事里,Boyer就特意坚持要在胰岛素之前先尝试重组生长抑素,一个在后来从未被市场化的产品,来降低技术性风险。

而B公司,也许一开始随便找了一个小市场、低附加值的生意就开始做了。但是恰恰因为这块蛋糕差到压根就没有别人愿意吃,他们能快速地变成行业小龙头。他们可以不断地积累品牌形象,提高服务水平,建立技术代差,甚至参与行业规范和政策的制定,从而建立起竞争壁垒。等他们站稳了脚跟,就可以去做下一个看起来也不太酷的生意,虽然不能没事搞个新闻,但是胜在稳健,而且没准做着做着,哪个产品就变成爆款了。

C公司,通过对行业的深入认知,低价大量采购优质资产,然后再高价卖给没有购买渠道的买家,亦或者把不值钱的东西买给不懂行的买家。靠信息不对称挣钱,也可以越做越大。大家或许看不上“倒爷”的工作,但实际上整个生态环境受其影响很大。试想如果中国没有试剂和仪器代理商,恐怕半数以上的科研活动要停摆。即使是Sigma-Aldrich这种国际大品牌,其实也有不少产品是贴牌来的。另外,如果资源配置想做大了,也需要各种技术支持,比如IT平台处理交易信息,多样化的专业技术进行质检和售后服务。

那么十年之后哪个公司会更成功呢?

这其实是很难预测的。不同的大方向之间,可能并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分,更多地还得看自我奋斗和历史进程。

 

长尾市场,遍地黄金?

今天的生物行业仍然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刀耕火种的状态,能够快速一锤定音的大风口和趋势可能是不大存在的。但是与此同时,早期的生物行业,也可以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。

生物系统展现的惊人的多样性,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长尾市场。

今天的学术界就已经展现了这种长尾分布的力量。以下是两个简单的数据:

  • 截止至2021年的统计,97%的人类基因(19000+种)都至少在一篇学术报道中出现过一次;

  • 截止至2020年,Protein Data Bank(PDB)收录了16万个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。

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,最后都能变成文章。如果你不是追热点,那么被一个你从来没听过的实验室抢发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。生命科学的空间是如此的广大,而人力却是如此的不足,以至于你只可能和小同行发生撞车。
 
产业界其实也是非常类似的,几乎你说得上名字的东西,只要能做得出来,多半就卖得出去,无非是市场大小、利润多少的问题。说实话,生物产业里今天在市场上卖的绝大多数产品,别说投资人过去没听过,学术界、产业界的大同行们可能都不怎么了解。这也就给带来了很多B类型公司的机会。
 
生物产业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的,绝不止1000种新产品,而是几乎无穷无尽的,只是很多东西还没有被人深挖,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。这里举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,以Impossible Food为代表的植物肉的主要成分大豆血红蛋白,仅这么一个简单的蛋白质,就在过去短短几年内造就了数十亿美元的消费品市场。
 
所以压根没必要盯着别人做什么,我做个一样的打死对手,没多大意义。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。
 
生物行业是如此的庞大而分散,信息流通的方式往往是小同行内部高度协同,而隔行如隔山。这种信息分布的特征本身就可以为B公司的产品带来壁垒,外行不知道怎么做,同行和你技术水平相当也追不上来。打破这种信息差带来的价值也会让C公司有非常多的机会。
 
举个我最近发现的极端例子,不少投资人们会喜欢问一个技术的壁垒有多高,就比如说在合成生物学的框架里经常谈到的“build”这个环节吧,我过去经常说“这里面没什么技术门槛,大家应该差不多”。毕竟我们在DNA构建上使用的很多技术,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开发的,还有不少是来自前人的经验和公开文献。推己及人,我原估计大家也差不多。慢慢地,我才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。很多公开文献就查得到的东西,并没有被广泛地流传开来。比如Golden Gate Assembly技术,其实90年代就已经被反复发明过好几次了,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,绝大多数的实验室和企业都还没接触过。甚至这种技术做做变形都能在国内申请下专利。基于这种方法的自动化组装方案MoClo在2011年就见刊了,在合成生物学小圈子里其实传播度也很低。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再聚焦,全世界范围有几个小堆,每一堆里面都有几个团队,大家的工作流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。
 
每年学术界发表的文章以百万计,光是把你需要的信息捞出来,就挺困难的了。而且很多时候,大家对于现行办法的各种弊端,直接就一个字,“忍了”,不会主动去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。分子克隆这么刚需的技术,从诞生到被广泛使用,靠被动传播都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,就不要说其他东西了。而一个产品往往涉及到多个技术的组合,带来的信息差也就变得更高了。除了生物产品之外,生物行业上下游的软硬件也有大量这样的案例,比如说Opentron,Benchling,Berkeley Lights,小同行可能觉得平平无奇,但是这个世界上终究是大同行和外行更多。
 
 
避免选品的陷阱,解放你的想象力
 
如果不选品的话,怎么决定自己做什么呢?
 
其实归根结底,还是让产品去满足市场上的需求。
 
说句得罪人的话,“选品”这个概念就是个思维陷阱。在选品语境里面的各个“产品”,其实往往不是全新的最终解决方案,并不能直接地满足市场需求。那么你的价值是从哪里来呢?要靠低价,大规模量产,垄断。这无形中就拉长了一个项目的验证周期。资本市场活跃的时候,明星项目融资强,证伪周期长对他们而言是个好事情。但是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可能在整个产业生态里大肆复制的。
 
创业一年多下来,我感觉大道理说起来也简单,难在心无旁骛地执行。我能想得到的有这么两种操作路径吧。
 
第一方向,如果你技术很强,那么就沿着技术的特性去发展就好了。每一项技术都有大量擅长的应用场景,只要找到了合适的落地方式,就可以不断地往前推进。在做这一系列产品的过程中,你会积累更多的新技术,逐渐把自己的能力边界往前推进,从而能触达到更多潜在应用。我经常吐槽的生物行业中很多自称“平台型公司”不是平台,他们其实是技术驱动的多管线产品公司。如果技术的确足够强,资金够厚实,的确就能等到风口来的那一天,比如说Moderna借着新冠的东风冲上了千亿美金市值,再比如说Amyris在生物柴油和青蒿素相继挂掉之后,能靠用于护肤品的角鲨烷起死回生。
 
另一个方向,就是从市场出发去开发新产品,这个需要你去观察人们还没被满足的需求,去设计出新的产品出来。Genentech选择人胰岛素,是因为当时动物来源的胰岛素的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增长;Novozymes选择做脂肪酶,是因为衣服污渍里的脂肪难以去除,而当时的加酶洗衣粉什么都有,就缺脂肪酶。如果大家关注了去年的Ferment 2021大会,就会发现来pitch的各个初创企业,越来越多地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去设计一个产品,再去看这个设计里面哪些是能够由现在的技术实现的。
 
我们时常忘记生命系统所具有的巨大潜能,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生命系统发展的产物。生命精于塑造物质世界,线粒体能在纳米尺度组装精密的涡轮电机,硅藻能在稀薄的海水里面建造精美的玻璃结构,而细叶榕能从一个种子萌发到最后孤木成林。生命也擅长能量循环,或光、或热、或是化学势之间的转化,都有对应之道。而即使是信息世界,也未必就不是生物系统的优势主场,细菌可以在黑夜中用荧光交流,植物用芳香物质互相攻伐,而我们此时此刻,大脑内的神经在快速地用电信号处理信息,能听见午夜鸟鸣,能看见灯火昏黄,能在手指触碰的刹那瞬间感觉到心跳加速。当我们尘归尘,土归土之后,编码我们的蓝图,将以DNA的数字存储形式,一代代地传递下去。
 
大自然是个伟大的发明家,而这一切,都会随着生物技术的更迭,越来越多地内化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。
 
解放你的想象力。Biology can grow almost any products.
 
?
热点推荐
?
赞助
?
网友跟帖吐槽
pl
返回顶部